新疆德信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XIN JIANG DEXIN GAS Co. Ltd.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新闻详情

【调研原创】北方“煤改气”工程调研报告

浏览数:734 

团队名称:

HUST北方“煤改气”调研团队

团队成员:

王培林  徐连  萨仁其其格  

尹孟钰 昝齐凯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蔡磊

摘要:“煤改气”工程,顾名思义,即为供能方式由燃煤改为天然气,可实现削减燃煤用量,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天然气与燃煤相比较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它的燃烧产物中灰份、含硫量与其它燃料相比要低,因而更加符合环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虽然推行“煤改气”工程对环境尤其是空气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就“煤改气”在各地区实施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调研地区“煤改气”工程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了相对的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煤炭、

煤改气

城镇及乡村燃煤供暖情况、分析建议

目录:

1引言
2城镇及乡村燃煤供暖情况
2.1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燃煤供暖现状调研报告
2.1.1供暖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2.1.2本地供热管理站的走访调查
2.1.3本地居民对“煤改气”工程的认知态度与需求状况
2.1.4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
2.1.5调研小结
2.2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镇农村燃煤供暖情况
2.2.1背景概述
2.2.2走访调查
2.2.3散煤燃烧采暖环境效益分析
3城市燃气供暖情况
3.1天津市“煤改气”工程调研报告
3.1.1背景概述
3.1.2走访调查
3.1.3环境问题讨论
3.1.4居民供暖情况与“煤改气”工程认知调研
3.1.5调研小结
3.2大连市“煤改气”工程调研报告
3.2.1背景概述
3.2.2居民供暖情况与“煤改气”工程认知调研
3.2.3走访调查
3.3河北省泊头市“煤改气”工程调研报告
3.3.1背景概述
3.3.2居民供暖情况与“煤改气”工程认知调研
3.3.3“煤改气”工程的环境成果
3.3.4调研小结
4分析与建议
5调研体会
参考文献

1 引言

现如今,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年开工的建筑面积保持在20亿平方米[1]。而在北方,建筑面积的增长,也意味着冬季供热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同时,由于供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的严重。

我国供热方式主要受到一次能源的资源储量、分布等因素的制约。煤作为占我国70%的能源资源,成为我国北方很多城市主要的能源。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1]。

燃煤锅炉是温室气体主要的排放源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气候问题,如何保证冬季供暖需求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减少由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正是供热行业一直以来为响应《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追求的目标。值得一提的是燃煤锅炉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是近年来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北方地区城镇及乡村以煤炭作为采暖用能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且因地域差异使得北方地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多大于南方地区,实际冬季采暖的煤炭消耗量大。由于城镇及乡村传统柴灶分布广且效率低,导致城镇及乡村地区的人均建筑能耗普遍偏高。随着供暖季的到来,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甚至部分南方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由于低空近地面的空气污染物久积不散,连续出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PM2.5、PM10、硫酸、硝酸盐等主要污染物一度徘徊在较高、超标浓度水平,形成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居民身心健康与日常出行,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很多地区开始对能源结构进行整改,以达到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的目的。目前,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治理比较好的城市的治理情况来看,中小型燃煤锅炉的治理多是从调整燃料结构、改进燃烧方式入手,将原有的燃煤锅炉更新改造为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电锅炉或使用成熟的洁净煤技术,成效较为明显。因此,自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起,各地陆续出台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燃煤锅炉、燃煤电厂成为重点改造对象,特别是中小型燃煤锅炉。部分省市量化节能减排指标,加强推进“煤改气”工程的力度。

“煤改气”工程,顾名思义,即为供能方式由燃煤改为天然气,可实现削减燃煤用量,减少二氧化硫和烟粉尘的排放。天然气与燃煤相比较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它的燃烧产物中灰份、含硫量与其它燃料相比要低,因而更加符合环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虽然推行“煤改气”工程对环境尤其是空气改善有积极影响,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气源的问题。据专业机构估算,热力供暖每吨每小时消耗天然气80立方米左右,若全国供暖锅炉改造一半,带来的需求增长就超过50亿立方米/年[2]。为解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京津冀等区域都在争抢气源,气源不足的则面临装置到位但无气的困境。而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针对“煤改气”工程连发三道紧急通知,要求“煤改气”项目不能一哄而上,没有落实气源的项目不予批准,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各地要对“煤改气”工程及今后几年天然气供需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这也反映出,按照国内的天然气储备和应用现状,“煤改气”工程确实面临着气量不足的问题。

第二,配套资金落实的问题。除初次改造设备的支出外,后期使用方面的新增成本也很大。根据估算,每千瓦时热值的天然气价格大约是同样热值煤炭价格的3-5倍[3]。而由于目前天然气的价格远高于煤炭,所以“煤改气”工程对于企业而言,成本压力的增加也必须要考虑。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推行效果难免大打折扣。而且由于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情况不尽相同,对于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煤改气”工程的推行无疑是难上加难。

第三,由于国内天然气储量的地理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导致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比较分散,各天然气公司管网间缺少联系,无法形成沟通,在资源调配方面很难做到灵活机动,从而限制了国内天然气的供应能力[3]。

由此可以看到,如果盲目以环保的名义大规模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强行推进“煤改气”工程进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适时、适度、适量地推进“煤改气”工程才是合理的方法[4]。

此次我们对北方“煤改气”工程的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从民用、商用和政府三个方面来了解社会各界对“煤改气”工程的认识与态度,了解“煤改气”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煤改气”工程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问题,就是供暖,因为在“煤改气”工程的过程中,供暖的价格与质量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而由供暖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通过在此次调研中了解的北方城镇及农村的能源使用现状和供暖情况,分析燃煤供暖与燃气供暖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结合商用和民用“煤改气”工程的推进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虽然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来自北方地区,但是各地的特点却明显不同,调研成果也会有显著差异。我们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并锻炼自己分析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

2 城镇及乡村燃煤供暖情况

2.1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燃煤供暖现状调研报告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余脉广财岭西面,哈尔滨市区东南201公里处,行政面积约411平方千米,林区常住人口约3.5万左右,属于典型东北严寒地区的中小型城镇。

当地森林资源丰富,临近鸡西,鹤岗,煤炭资源丰富易得。因其居住范围内能源资源结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差异不大,故此次调研选取本地为调研样本。

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与发放问卷等形式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其中发放调查问卷共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供暖基本情况统计与分析

2.1.1

图2.1居民居住面积(左)和主要供暖方式(右)

如图2.1所示,亚布力林业局家庭居住面积多集中在90平方米以下,且采暖的主要方式为集中供暖。

通过走访得知,近几年来,本地受惠于棚户区改造政策入住楼房并使用集中供暖的人口已超过80%,然而在还未进行棚改的老旧民房,仍存在着使用小型锅炉自行烧煤取暖的现象。每户冬季采暖期间耗煤量平均约为600kg。而且由于煤炉取暖方式不当,造成未处理的污染物低空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傍晚经常可见家家户户烟囱中冒出黑烟(如图2.2所示)。

图2.2傍晚民房烧煤取暖排放的黑烟

图2.3供暖价格

从图2.3中可以直观的看出,绝大多数家庭冬季供暖费用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其中单价可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平均居住面积:

90×79.12%+105×12.09%+120×8.79%=94.45 m3

平均供暖价格:

1500×3.80%+2000×62.03%+3000×27.85+3500×6.33%=2354.65元

平均供暖单价:2354.65元/94.45 m3=24.93元/ m3

图2.4供暖周期

根据图2.4可知,绝大多数家庭冬季供暖周期集中在5个月以上,这与在本地供热管理站实地走访获得的信息相符。这反映了绝大多数家庭对冬季供暖服务有固定的需求和较高的要求。

图2.5日供暖最低温度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内容,室内温度为18℃±2℃是供热最低温度。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规定的温度都是按照18℃±2℃的标准执行[5]。故若以此为标准,由图2.5可知本地室内温度达标率为87.91%,但这并没有区分不同的供暖方式。于是进行供暖方式和室内温度的交叉分析可得图2.6:

图2.6室内温度与供暖方式的交叉分析

根据图2.6可知,集中供暖方式室内温度达标率为90.91%,传统火炉独立设备方式为72.72%,其他方式因数据过少没有参考价值。这说明了集中供暖在保证室内温度标准上优于其他方式,更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标准也逐渐提高,旧的供暖标准并不能够完全适应不同地域和气候环境下的差异化需求,此处的分析反映了本地供暖可基本满足居民需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获得了本地112位居民对供暖价格,稳定可靠性,服务质量,计费方式四个方面的评价,统计结果如下图2.7:

图2.7单方面满意度评价

由图2.7所示,在价格方面,有23%的人认为供暖价格偏高,约六成左右的人认为正常;

稳定可靠性方面,有36.26%的人认为可靠性一般,近一半的人认为正常;

服务质量方面,有超过半数人认为正常,有28.57%的人认为服务质量不高;

计费方式方面,约有一半的人认为一般,约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合理。

图2.8整体满意度评价

根据图2.8可知,六成左右的受访者对本地供暖情况感到满意,另有三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仅有一成受访者对供暖状况感到不满意。

综上可知,本地居民对供暖质量整体满意度较高,但认为供暖稳定可靠性仍需加强。

本地供热管理站的走访调查

2.1.2

①概述

亚布力林业局承担供暖工作管理的政府部门是亚布力林业局物业管理处,通过走访和联系相关负责人我们得知,有关的供热工程已经由物业承包给当地个人供暖公司,林业局则每年针对取暖工作都会认真监督和督促供热站及早储备供暖燃料,确保供煤单位具有一定资质,签订采购合同,积极协调运煤车辆,按时、保质供应采暖用煤。

图2.9供热管理站外景

通过访问本地供热管理站技术负责人了解到:

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本地)供热管理站始建于2009年,并于当年开始集中供暖,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负责整个林业局的冬季采暖。

近些年以来,随着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居民楼房小区增加,集中供暖面积不断增长,原有的锅炉供热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故于2013新采购安装46MW的燃煤热水锅炉(SHW46-1.6/130/70-AII)一台,并于同年投入使用。

②燃煤热水锅炉基本情况

图2.10燃煤热水锅炉技术文件

供热站现有两台20t/h,一台40t/h,一台65t/h共四台燃煤热水锅炉,其中65t/h的燃煤锅炉于2013年采购安装,燃烧方式为往复炉排,于2013年投入使用,其他技术参数可参见图3.10。

图2.11锅炉机组和控制室内景

从值班人员的介绍中得知,供热站日常只有一台65t/h锅炉在运行,其他三台作为备用锅炉,预计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以保证供暖不受影响。

目前林区供暖面积包括本地所有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内约100万平方米,往年的供暖大约从10月15日开始(通常比规定日期提前五天),次年4月20日结束,有长达半年的供暖期。

③燃煤消耗情况

供暖站会在供暖期到来之前根据实际供暖需求提前储备大量燃煤(如图2.12),来保证供暖可靠稳定运行。

图2.12工作区内堆放的燃煤

图2.13运煤车辆称重台

供热站在采暖期日耗煤量约为340-350t,年耗煤总量最终可达约5.5万吨。在一旁的空旷场地,堆积如山的煤堆之间,能看到正在添煤和收集煤渣的两台铲车。

图2.14 正在上煤的输送机

在上煤口的一旁,有一辆铲车正在作业,通过向身边的值班人员询问得知,铲车正在进行筛煤,因为运来的煤结块太多,不能直接使用,要将大块的煤块破碎才能上煤入炉。

除气体污染物外,燃煤锅炉房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炉渣及除尘器收集的灰渣,经询问得知,锅炉产生的炉渣及除尘器收集的灰渣最终全部排入除渣沟,经除渣机集中输送到一处由运输车堆放到附近的空旷区,一般长期无人处理,只能任其堆积。下图2.15为站于煤渣堆上拍摄。

图2.15供热站附近堆积的煤渣

身处此地,可以感受到该供热站煤场在储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然而这也是集中燃煤供热站普遍存在的难以避免的问题。

④环保装置改造基本情况

随着各地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加强,2016年应上层单位环保局的要求林业局政府筹资安装了除尘脱硫设备,即一次除尘,二次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并通过了验收,拍摄的外观图如图2.16所示:

图2.16除尘装置

在观察除尘设备的厂房内,风机巨大的轰鸣声让所有人不得不高声讲话,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煤灰,工作环境状况不佳。

根据供热站的技术负责人的描述,2013年由林业局筹资安装了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器),原来的除尘管径较粗,现在管径较细,烟气从一侧进入,随着风机提供的动力做离心式转动,烟尘当中的积炭就落在底部被处理;另一台机器是二次除尘,烟气经过处理的水溶液除去大部分固体颗粒并达到脱硫的目的。

图2.17排烟塔近景

在锅炉房的巨大排烟塔下面,我们清楚地看见从排烟塔排出的烟雾(如图2.17所示),并不是如自行烧煤时常见的滚滚黑烟,而是像水汽一样的白色雾状烟气。环保装置改造前的烟气是黑色的,随风扩散,烟气中固体颗粒物沉降下来,冬季附近地上的雪都会有厚厚一层尘灰。

虽然从肉眼感觉上污染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这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是否真正符合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还不得而知。

图2.18排烟塔远景

居民对“煤改气”工程认知态度与需求状况

2.1.3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对待“煤改气”工程(供暖改造)的真实态度,使问卷能准确地反映居民对待供暖改造的需求状况,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

①本地居民对“煤改气”工程(供暖改造)的认知态度

图2.19居民对本地冬季空气状况的满意度

通过图2.19可知,本地居民对冬季空气状况满意度较高。但空气污染情况与污染物排放量,当地气象状况及地形地貌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这里需要更为详细的分析。

同时我们通过问卷向受访者调查有关本地燃煤锅炉集中供暖与空气质量下降关系的态度,调查结果如图2.20所示:

图2.20本地燃煤锅炉集中供暖与空气质量下降的关系

从本地居民对此问题的认知来看,近六成的受访者认为两者有一定关联,约两成的人认为十分相关,各一成的人认为关联性不强和无关。

由此可知,本地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般,多数人在环境保护与能源需求中持理性和中立态度。

图2.21本地居民对“煤改气”政策的认知情况

如图2.21所示,此问题主要考察本地居民对“煤改气”政策的认知及其观念理解是否正确,选项中第五项为“通过工业煤的干馏工艺产生出煤气、煤焦油、焦炉气等副产品以提高工业煤的利用率”,指的是煤的利用及副产品加工工艺,并非是“煤改气”。同时也有小部分受访者有自己的认识,比如“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燃烧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环境”的答案,这实际上涉及到了生物质燃料的范畴。

通过统计可以得知本地居民对“煤改气”工程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但也存在易混淆不清及错误的情况,这反映了居民对“煤改气”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提醒了宣传部门在推广普及的同时也要做好科普工作,确保居民不要产生误解。

②本地居民对“煤改气”工程(供暖改造)的需求状况

对参与调查的本地居民,我们假设为加大空气污染防治的力度,本地将进行燃煤到燃气锅炉的改造,并将直接导致供暖费用上升,向其调查所能承受的价格上升幅度(心理预期),统计结果如下图3.22所示:

图2.22本地居民所能承受的价格上升幅度

此题的目的是调查在“煤改气”工程(供暖改造)过程中影响居民接纳程度的关键因素——价格。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本地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非常低,七成参与调查的居民只能接受5%以下的价格上涨幅度。

同时,我们在问卷中假设地方政府将对该供暖改造项目进行价格补贴,并询问其是否会支持,调查结果如下图2.23所示:

图2.23支持率

多数地区在推广及普及天然气作为能源时都会在价格上采取优惠和补贴政策,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在补贴政策的前提下,有86.81%的人会支持“煤改气”工程(供暖改造),同时也有10.99%的人不确定,持观望态度。

问卷的最后一题,我们调查了受访者认为对改善空气质量,需要采取的措施,调查结果如图2.24所示:

图2.24本地居民对“煤改气”的了解和接纳程度

此题主要调查本地居民对热源改造“煤改气”的了解和接纳程度,选项中第五项为“全面禁止燃煤使用,一律关停取缔;”,并不契合当前我国的实际能源情况。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加之从能源安全的考虑,这是不合理的选项。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得知本地居民对热源改造“煤改气”的了解程度较高,同意并接纳目前有关热源改造“煤改气”的政策和措施。

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

2.1.4

“煤改气”工程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空气污染备受关注的今天,科学合理的有效分析当前能源现状,关注在城镇及乡村地区的使用情况,采取措施来改善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图2.25哈尔滨市污染物年浓度变化趋势[6]

如图2.25所示,哈尔滨近10年来大气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数据来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其中二氧化硫浓度呈稳定上升,2012年至2014年更是持续增长;二氧化氮及PM10的变化趋势虽平坦且不明显,但是鉴于其浓度均超过了国家质量二级标准,状况仍然堪忧,可见需要重视。

同时与此相关,根据由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到2017年底,除保留必要的应急、调峰供热锅炉外,哈尔滨将全部淘汰市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并禁止新建35蒸吨/小时以下燃煤蒸汽锅炉和29兆瓦以下燃煤热水锅炉。到2018年底,全省市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针对燃煤锅炉的排放问题,条例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单台出力65蒸吨/小时及以下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以及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全部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如表2.1所示:

表2.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数据

由此可知,尽管本地(亚布力林业局)不在市级以上城区淘汰范围内,但其燃煤锅炉的污染排放仍需要满足上述控制标准。

故此处将以供热站为例,假设此处进行煤改气(供暖改造),并根据燃气提供相同的热值,将前后燃煤和燃气供热锅炉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比较,以期获得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获得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①本地燃煤锅炉改造的环境效益分析

a) 燃煤锅炉与燃气锅炉基本情况

i. 燃烧及通风方式的分析

燃煤锅炉是将煤粉和空气混合后通过喷燃器喷入炉膛使其在悬浮状态下燃烧;燃气锅炉是将空气、煤气在燃烧器中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嘴燃烧将热能送入炉膛。

燃煤锅炉一般是负压燃烧,由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配合来共同完成。燃气锅炉采用微正压燃烧,燃烧器中空气能较好地混合,燃烧充分。因而燃烧效率较高[7]。

ii. 燃烧产物的分析

燃煤的主要排放物为CO2,SO2,NOx和水分,另有不能燃烧的物质以煤渣的形式排放,同时燃烧放出热量。这些成分排入大气,最终会污染环境;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主要生成CO2、H2O、N2等,因而对大气污染的污染小。

b) 能源消耗量分析

图2.26哈尔滨市能源消耗总量及年增长率[6]

如表2.2所示哈尔滨2006-2013年能源消耗趋势,可见消耗总量始终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2011-2013年增长趋势放缓[8]。

如表2.3将哈尔滨市与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值比较的数据表明,与全国单位GDP能耗相比,哈尔滨市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3年哈尔滨市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值的1.42倍,从一定方面说明了哈尔滨市的能源利用效率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求出本地供暖能源消耗量,燃煤锅炉与燃气锅炉的效率及燃料发热量可按下表2.4所示计算: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燃煤锅炉的效率高于80%,而燃气锅炉的效率达90%以上[10]。

则假设在相同热负荷的条件下,46MW的燃煤或者燃气锅炉供热方式全年运行一个供暖季4368h,则燃料耗量如上表2.4所示。

a) 污染物减排量计算与分析

根据燃料耗量,其中污染物排放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此处燃煤供热方式为无脱硫除尘设施的计算结果。

C02排放量可通过下式计算[11]:

EC02=∑(AD×H×Fch×Fox×44/12)

式中:EC02——年C02的排放量

AD——燃料消耗量

H——燃料低位发热值

Fch——单位热值含碳量

Fox——碳氧化率

SO2的减排量可通过下式计算:

MS02=1.6Mc×Ws

式中MS02--年减少的S02的排放量

Mc--年总替煤量

Ws--煤的全硫分

烟尘排放量可通过下式计算:

Msoo=Mc×Wa×Wsoo×(1-η)

式中:Msoo--年减少的烟尘排放量

Wa--煤的平均灰分

Wsoo--烟气中烟尘占灰分的比率

η--锅炉的除尘效率

将计算结果整理如下表2.5所示:

从表2.5中可得知,燃煤在无脱硫除尘设施的情况下相比于燃气燃烧会产生更多的有害产物,如SO2和烟尘等污染物,另外燃气燃烧排放的CO2比燃煤少46%,如果实现供暖热源改造,本地每年将会实现SO2减排216t,CO2减排4604t。CO2是温室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SO2作为酸性气体,也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同时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烟尘和固体废弃物也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d) 总结

综上数据表明,该供热站进行(供暖改造)煤改气后,供热能力没有变化,但其主要污染物烟尘、二氧化硫均有大幅度削减,对当地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环保方面,燃气供热方式优于燃煤供热方式。

②其他环境效益分析[12]

a) 煤场扬尘及运煤噪声

燃煤锅炉房的噪声主要来自鼓风机和引风机等设备噪声、运煤车辆噪声。对附近环境有较大影响,尤其该供热站周围均有居民楼,噪声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而燃气锅炉房噪声源主要为燃气锅炉房内补水泵、循环泵等设备噪声源,在对其实施减噪措施后,噪声可有效减弱。

b) 固体废弃物(煤渣)

原燃煤锅炉房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炉渣及除尘器收集的灰渣,锅炉产生的炉渣及除尘器收集的灰渣全部排入除渣沟,经除渣机集中输送到渣仓由汽车运走。锅炉房进行煤改气后,燃气锅炉无废渣产生。

c) 水污染物

燃煤锅炉房用水主要为锅炉补水及一、二次管网补水等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锅炉房煤改气后,无废渣产生,烟气可直接排放,减少脱硫用水、冲渣水等生产用水。

③本地燃煤锅炉改造的社会效益分析

假设供热站热源改造工程完成后,会改为占地较小的燃气供热站,节约的土地资源可以建设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但可以减少对供热站附近社区居民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会减少供热过程对周边居民带来的噪声污染。使得居民生活有一定改善,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同时节省的空间也可以进行绿化等其他用途,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景观,改善供热站周围的环境状况和面貌。

调研小结

2.1.5

对燃煤、燃气供暖方式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比较得知,供热站实行燃煤锅炉“煤改气”后,呈现的环境效益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减少原煤消耗,有效改善燃煤供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反映在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实现二氧化硫及烟尘的大幅度削减,对改善当地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因此燃气供暖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优于燃煤供暖方式。

但是燃气供暖方式的改造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增加,其优势是体现在环境效益方面,而不是体现在经济效益方面。

供热是具有公益性的特殊商品,供暖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根据本地居民对供暖改造(煤改气)的认知态度与需求状况的调研可知,本地居民对供暖状况的满意度较高,同时本地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一般,多数人在环境保护与能源需求中持理性和中立态度。在热源改造可能会导致供热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对价格上涨的忍耐度较低,但多数人在补贴政策的前提下选择支持热源改造。

因“煤改气”相关政策重点关注人口密集地区空气污染和能源的矛盾,实际的落实可能因为地域,社会因素的原因而不同。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天然气资源有限,在“富煤、贫油、少气”的现有条件下,煤炭仍将长期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地位,天然气资源很难满足大面积的“煤改气”需求。

此外,燃气供暖方式运行成本较高,在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前提下,地方财政则需独立支撑。燃煤供暖方式在增加脱硫除尘设备进行处理后,形成的硫化物和粉尘均能得到有效治理。但同时这些设备的初始投资,还有运行维护也将是一大笔开支。这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综上考虑,本地“煤改气”(供暖热源改造)需要从推行成本(包括社会方面和经济方面),环保政策要求和居民实际需求等多方面衡量利弊,综合考量。